本網訊(通訊員劉德峰)5月16日下午,中國著名選礦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傳堯教授應邀作為我校“第十五屆研究生創新學術論壇”校外講座專家,作了題為“我與礦物加工”的報告。報告會由校長助理、興發礦業學院院長池汝安教授主持,同時也特邀武漢科技大學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一敏教授、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礦物工程研究設計所副所長朱陽戈教授參加了報告會,學院黨總支書記孔海霞及兩百餘名師生聆聽講座。

孫傳堯院士從自身經曆出發,闡述了怎麼一步步地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一名院士的勵志故事。孫院士從東北大學選礦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新疆可可托海礦務局,他沒有被艱苦的生活與工作環境所吓倒,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做好每一份工作,慢慢的從一名工人發展成為可可托海選礦廠副廠長,從事锂铍钽铌選礦技術及管理工作,在低品位锂礦石的選礦技術及工業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對锂铍浮選分離、綜合回收钽铌的工業生産以及國家重點工程8766選礦廠的投産運行做出了突出貢獻。孫院士于1981年碩士畢業後,留在了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一直從事科研工作。在以後的30多年中,他以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堅實的理論功底,加上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成為我國知名的礦物工程專家,獲锂铍钽铌、銅鎳、鎢钼铋和鐵礦石選礦領域多項科研成果,使礦物加工領域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孫院士以一首題為“選礦廠交響曲”的詩作為報告的結尾,表達了對礦物加工如癡如醉的情感。
孫院士的報告曆時四個半小時,全程站着講述他和礦物加工的不解之緣。報告内容的豐富精彩,許多名慕名而來的師生站立四個多小時聽完報告,并紛紛表示,能近距離聆聽大師的講座獲益終生。
我校黨委書記程幼金教授在報告會後專程拜訪了孫院士,并就我校的礦業工程專業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孫院士語重心長,非常中肯的給與了指導和建議。

孫傳堯院士簡介:
孫傳堯,中國選礦工程專家。1968年本科畢業于東北大學,1981年畢業于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獲碩士學位。曾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副院長、院長,新疆可可托海選礦廠副廠長。現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礦物加工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當選俄羅斯聖彼得堡工程科學院院士;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複雜多金屬礦石選礦工藝和浮選理論研究,在鎢铋钼、鉛鋅、銅鎳、锂铍钽铌等複雜多金屬礦選礦領域做出重要貢獻。領導并參加柿竹園十年國家科技攻關全過程,采用主幹全浮流程和自主工業開發的高效螯合捕收劑,攻克黑白鎢和硫化礦物及多種含鈣礦物浮選分離的難題,使我國獨創的鎢铋钼複雜礦選礦新技術柿竹園法獲得成功,是世界鎢選礦技術的重大突破。利用礦物等可浮原理首創異步混選法并在工業推廣應用;鉛鋅浮選分離技術有多項創新推動我國鉛鋅選礦技術進步。電化學控制浮選工程化研究獲優秀成果。低锂礦石浮選新工藝的創新使生産指标國内外領先。率先工業浮選铍精礦和引進慣性圓錐破碎機開發均獲成功。領導研制成功BK301捕收劑填補國内空白并在國内外選廠應用。
主編《選礦工程師手冊》、《礦産資源綜合利用手冊》、《當代世界的礦物加工技術與裝備》、《礦産資源高效加工和綜合利用》等多部著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省部級獎9項、發明專利4項,發表論文150餘篇,培養了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0餘人。2000年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号,2006年獲第六屆光華工程科技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進步特别貢獻獎。
興發礦業學院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