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2022級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班主任,我深知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負擔了育人的重要責任。想要教育好學生,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須緊密配合、有機結合,形成教育共識,老師要做到與學生、家庭零距離接觸,走進學生心田,融入學生家庭,真正做到校家協同,共促學生成長。
小A是我們班陽光帥氣的男生,剛進校時,由于沒有選擇到理想專業,調劑進入陌生的礦加專業,心裡産生了一些想法。針對這些共性問題,我多次與學生促夕交談,關心他們、走近他們,介紹礦加專業的發展方向、就業前景和國家發展的需要,使他們漸漸打消了顧慮,積極投入到大學學習中去。小A也不負老師的期望,面貌煥然一新,專業學習進步飛快,還成為班團支部書記。進入到大一第二學期後,我發現小A學習精神狀态不佳,通過進一步深入了解,原來由于疫情全面放開後,時常到校外玩耍,并迷戀上電腦遊戲。為了促進他改掉陋習,我于小A約定暑假進行家訪,走進他的家庭,與他的家長共同配合教育好學生。

夏日酷暑炎炎,驅車近5個小時來到安徽省安慶市,小A和他的父母早早的在門口等候着我的到來,這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的家庭,父母和藹可親,含辛茹苦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名大學生實屬不易,付出了艱辛努力。在家裡,我全面介紹了小A在學校裡學習生活情況,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他的父母也特别健談,也向我介紹了小A的家庭情況和成長經曆。小A是個好苗子,把他培養好,教育好,是我和家長共同的心願,也是共同的責任。小A也深刻反省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表示不辜負父母、老師的希望,認真學習。交談中,學生家長也對老師和學校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建議。

通過這次溝通我深刻體會到,家訪是溝通老師、學生和家長心靈的橋梁。經過家訪能夠讓學生和家長都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牽挂和關心,家長對老師、學校寄予厚望,通過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加深了老師和家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