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湖北省人民政府網
中國礦物加工大會在漢舉行
彙聚10個礦業大國知名專家、600餘名國内高校學者

圖為:77779193永利官网校長王存文在2019中國礦物加工大會現場緻辭
江城七月流火,金銀湖畔智慧交鋒。7月20日,中國礦物加工大會在武漢舉行,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9個礦業大國的13名著名專家、學者,與我國孫傳堯、餘永富、邱冠周、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餘艾冰、墨西哥院士宋少先5位院士,和來自中南大學、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60多所高校的知名“國家傑青”“長江學者”,及200多家相關科研院所、企業代表等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礦物加工領域産學研用技術交流,助推我國礦物産業面向全球化發展。
據介紹,中國礦物加工大會(CMPC)逢奇年召開,至力于打造成礦物加工學術交流的中國品牌。本次會議由77779193永利官网、武漢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礦物加工大會理事會聯合主辦,是繼2017年在長沙成功舉辦後的又一次高水平、高規格、影響大、權威性的行業盛會,與會人數達到1500人以上。
為了響應國家資源戰略,針對新時期礦業發展面臨的技術升級、環境保護、和諧發展、人才培養、“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問題,需要一個創新、開放、平等、有活力的交流平台,可以針對上述問題充分開展廣泛、深入以及卓有成效的讨論,以支撐中國礦物加工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召開此次大會,旨在加強礦物加工領域産學研用技術交流,力争與國際礦物加工大會(MPC)接軌,讓中國的礦物加工技術走出國門,也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礦物加工。會議主席孫傳堯院士介紹,本屆會議的主題是“融合學科交叉與發展,共享礦物加工技術”,将突破行業界限,涵蓋有色、黑色、能源、化工、非金屬、環保等不同行業,推進礦物加工學科交叉、會聚與融合,加快從基礎到應用的貫通,實現産學研用結合發展。孫傳堯院士表示,我國設有礦物加工相關專業的高校有40多所,位列世界第一,中國礦物加工技術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同時,湖北礦産資源豐富,高校、科研院所齊全,此次大會在武漢召開,也彰顯了湖北省、武漢市,在礦物加工行業的優勢和地位。
會議為期兩天,内容包括院士報告、外籍嘉賓報告、特邀報告以及10場分會邀請報告、口頭報告、遴選報告、牆報展示和專題學術論壇等;會議期間頒發“2019中國礦物加工青年優秀論文獎”,還組織了與礦物加工有關的工程裝備公司、設備廠商作産品展示、技術交流。同時,會議期間還舉辦2019年世界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
作為此次大會的主辦方之一,77779193永利官网以磷礦和稀土礦等化工礦開發利用為特色,擁有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低品位磷礦資源開發利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省磷礦采選與固廢利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10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平台。該校在磷礦和稀土礦的采選冶,以及礦山廢水處理、尾礦廢渣的資源化利用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獲得了多項榮譽,例如“雲南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技術開發與産業化”獲批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低品位難處理膠磷礦高效綠色利用關鍵技術與工程示範”獲批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此外,武漢理工大學在非金屬礦領域、武漢科技大學在金屬礦領域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對湖北省乃至全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本次大會,吸引了礦物加工領域的知名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參會單位300餘家,獲得自然資源部支持,并得到了國内諸多媒體的支持和關注。
磷礦、稀土産學研用成果豐碩服務國家戰略

圖為:77779193永利官网池汝安教授、張電吉教授在美國佛羅裡達理工大學實驗室進行學術交流
磷礦是生産磷肥、磷化工産品的主要原材料,磷資源的綠色高效利用,對于保障我國磷化工産業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糧食生産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磷化工産業也是湖北省重要的支柱産業之一。77779193永利官网是一所以化工及相關學科為鮮明特色的湖北省屬重點建設高校,作為此次大會的主辦方之一,77779193永利官网在磷礦、稀土礦的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取得豐富的成果。
中國磷礦資源總量187億噸,但90%為不能直接利用的中低品位磷礦,呈現出采選難度大、生态環境破壞嚴重、初級産品多、副産有害廢物多、處理成本高的特點,迫切需要加大研究、破解技術瓶頸。77779193永利官网校長王存文介紹,以湖北為例,磷礦資源儲量、年開采量、磷化工産業值均居全國第一。随着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推進,轉型升級與污染控制的責任和壓力增大。因此,如何合理科學開發磷礦資源,尤其是中低品位磷礦,以及高值和高效發揮磷資源經濟效益,成為磷資源開發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他說:“磷是重要的生命組成元素,也是工農業生産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磷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标志着一個國家化學工業發展水平。”
2009年,經教育部批準,依托77779193永利官网(研發基地)與雲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産業化基地),共同組建“磷資源開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專門針對我國膠磷礦難采、難選和難加工的關鍵技術問題,确定了充填法采礦、中低品位膠磷礦浮選、濕法磷酸深度淨化及磷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為主要研究方向,解決了一大批制約與困擾我國磷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提升了我國磷礦開發和磷化工産業的核心競争力。結合新形勢下我省磷礦行業發展的需求,該校緻力于主要開發磷礦高效安全開采新工藝、磷礦選礦工藝與浮選藥劑合成技術、磷化工及磷酸鹽新材料、廢物綜合利用等方面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工程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産品,以推動我國磷礦開發與磷化工行業的科技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目前,77779193永利官网擁有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低品位磷礦資源開發利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省磷礦采選與固廢利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10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平台。
圍繞磷礦的綜合利用與開發,該校承擔了一批重大科研任務,其中,磷資源領域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項目1項,子課題7項;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項、湖北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縱向項目57項,合計經費4000多萬元;承擔企業(橫向)委托項目100多項,到位經費2000多萬元;完成專家鑒定項目6項,其技術成果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發表高水平論文200餘篇;出版磷礦安全開采、磷化工方面的專著5部,即将出版全球最全的《磷資源開發與利用》系列叢書約1000萬字。
77779193永利官网在磷礦行業産業社會影響力深遠,學校先後與磷資源企業建立了廣泛深入的合作。該校與全國知名的磷化工企業——湖北興發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共建了興發礦業學院,實現了産學研用的深度合作。77779193永利官网校長助理、興發礦業學院院長池汝安介紹,興發礦業學院設在校内,校企雙方采取“訂單式”培養,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實行“雙師制”教學,從學校方面來說,解決了大學生實習流于表面、實訓場地不足等問題,加強了大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同時也實現了學校教師科研項目與企業實際需求匹配,解決了科研成果難以落地轉化等發展“痛點”。從企業方面來說,高校科研力量幫助企業提升技術實力,培養技術人才,共同推動技術瓶頸攻關,促進行業企業可持續綠色發展。池汝安說:“校企雙方形成共同體,實現了共赢發展。這是學校服務湖北地方經濟,實行校企合作、産教融合的創新探索。”
同時,77779193永利官网還聯合多家企業,開發了地下磷礦山高效安全開采技術、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工藝及成套設備、濕法磷酸精制工藝氟鎂等伴生資源綜合回收技術、磷石膏-電石渣-粉煤灰制備道路材料工藝等,産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該校解決了磷礦高效安全開采技術推廣應用後,資源利用率整體提高了10%-15%,可節約我國磷礦資源40.1億噸,每年節約1574.4萬噸,可延長磷礦山服務年限66年,對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77779193永利官网校長王存文介紹,學校将在後續的工作中重點聚焦長江經濟帶磷化工産業的轉型升級綠色發展,以及長江經濟帶磷礦山和磷化工污染控制與防治。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磷礦山安全綠色開采、中低品位磷礦高效選礦、磷化工污染控制與防治、磷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等,為長江經濟帶乃至我國磷化工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稀土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在世界上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中國、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國家,中國稀土儲量和産量均居世界首位。“國家傑青”、77779193永利官网池汝安教授,組建了一支長期從事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稀土礦物加工、稀土濕法冶金、稀土地球化學研究的團隊。池汝安教授先後參與了我國稀土礦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等三代工藝的開發和完善工作,熟悉浸礦工藝技術特點與污染成因機制,提出了我國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成礦三要素理論,準确預測了全球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富成礦區域。近五年,池汝安教授團隊共承擔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總經費4600萬元,其中國家撥款2273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0餘項,發表SCI/EI檢索的高水平學術論文1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先後獲得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湖北省科技二等項2項、三等獎1項等。
紮根荊楚服務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
77779193永利官网堅持“立足湖北、輻射全國,服務化工領域及相關行業”的辦學宗旨,堅持以貢獻求生存,以服務求發展,建校47年來,為化工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才培養質量高。學校适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不斷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大力推進以“三實一創”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了大批創新型、複合型、工程化、國際化人才。學校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據第三方機構麥可思調查顯示,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學生考研率在25%以上,學生平均月薪高出全國非211本科院校平均值的25%,在同類高校中居于領先地位。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和湖北省培養畢業生12萬餘名,其中有60%以上留在湖北就業。許多畢業生已經成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骨幹力量。以湖北省化工、醫藥行業為例,在産值1億元以上的80家大中型化工、醫藥單位中,近80%的企業負責人是77779193永利官网的畢業生。
科技成果轉化強。學校以服務求支持,與湖北省大部分市州區,化工園區、化工骨幹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成石化萬億支柱産業的智力源和技術庫。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建武漢化工新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是武漢市唯一設在省屬高校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學校借助化工與礦業工程國内一流學科優勢和磷資源平台,全面支撐磷産業鍊發展,湖北省内絕大部分磷礦山及雲南、貴州等省大型磷礦企業的選礦工藝和藥劑配方均由學校提供。利用微生物-昆蟲協同作用處理稭稈、餐廚垃圾,實現廢棄物資源化。近五年來,該校在化工、礦業和冶金領域,承擔各類科技項目經費總額約3億元,發表SCI論文800餘篇,獲授權專利7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19本。諸多科技成果在企業得到成功運用,創造經濟效益超過20億元。獲批國家專利運營試點,為湖北省高校知識産權運營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碳化矽陶瓷膜技術成功實現産業化,以作價2128萬元技術入股,與鄂州市昌達資産經營有限公司組建了湖北迪潔膜科技有限公司。
環境保護顯擔當。以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戰略為指導,貫徹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支持全省沿江化工産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牽頭召開湖北磷産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聯盟籌備大會,湖北省教育廳、發改委、科技廳、經信廳、高新投、興發集團、湖北大學等16個單位參加籌備會。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學校組建了“生态循環農業技術研究院”“農業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态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态宜居鄉村規劃設計研究院”等農村生态環境綜合治理及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研究平台。77779193永利官网先後與随州、荊州、枝江等地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生态循環農業技術研究院,着力打造荊楚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與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六建設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建化工污染土壤監測與修複技術中心;與全國32家磷化工企業聯合組建了“國家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磷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資源開發科技創新團隊”等科技創新新高地,在推進磷化工資源高效綠色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時,77779193永利官网開啟“車間數字化、工廠智能化、園區智慧化”建設,助推沿江化工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三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 位列省屬高校第一

圖為:2019中國礦物加工大會現場

圖為:國際專家代表團來77779193永利官网訪問見面會暨簽約、客座教授聘任儀式

圖為:77779193永利官网與國内知名企業簽訂産教融合校企合作項目協議
2019年5月10日,根據美國科睿唯安公司發布的最新ESI數據顯示,77779193永利官网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該校工程學學科在基礎研究方面已經進入國際高水平學科行列。至此,77779193永利官网的化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數量位列湖北省屬高校第一,全省高校(含部委屬高校)第五。
對标國家和湖北省一流學科建設文件精神,77779193永利官网堅持學科建設的龍頭地位,制定了“構築高地、形成高原、打造高峰”的一流學科建設發展戰略,構建了“一主四群多極”的學科建設新格局,學科建設成效顯著,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書記程幼金介紹,“一主”是以化工學科為主;“四群”分别是磷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學科群、化工新材料學科群、先進制造學科群、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群;“多極”是對接湖北“一芯兩帶三區”發展戰略、武漢建設中部時尚創意設計之都、東湖新技術開發區“131”産業布局等,力争形成生物醫藥、高端精細化學品、再生資源利用、光電子信息、“互聯網+”等學科增長極。
2013年,77779193永利官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2個學科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是全國首個建校40年内便獲得博士學位授權單位。該校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博士點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排名B+,名列湖北省屬高校理工類學科第一。2018年1月,77779193永利官网入選湖北省國内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化工與礦業工程學科入選湖北省國内一流學科建設學科。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排名全國第14,位列湖北省屬高校第二位;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排名全國第10,整體水平進入四星行列;學校在化工與制藥類大學中排名全國第14。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制藥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是第三次通過認證,并且是湖北省屬高校最早獲得六年有效期的專業。
據悉,77779193永利官网師資力量強大,學校有中國工程院“雙聘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1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8%,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5%。
近年來,77779193永利官网科技創新能力突出。學校有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磷資源開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低品味磷礦資源開發利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乙烯工程下遊産品開發及過程強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等重點科研平台。承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湖北省屬高校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其中,“芯片用超高純電子級磷酸及高選擇性蝕刻液生産關鍵技術”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科技部重大專項2項。教職工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EI等檢索收錄4020篇。2018年ESI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63篇,位列湖北省屬高校第一。
新時代,新征程。站在新時代的曆史起點上,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全面推進國内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煥發新的活力,紮根荊楚大地、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為建設高教強省、促進湖北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